2021年12月24~26日,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四川省妇幼保健协会主办,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承办、中国及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肿瘤协会(CA-AMIGO)及《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编辑部协办的“2021年妇女健康管理与妇科肿瘤微无创诊治新进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十一届中国及亚太地区妇科肿瘤微创诊治高峰论坛、四川省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分会2021年会暨四川省妇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疗技术培训班(第四期)”在四川成都召开。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均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专场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牛晓宇教授:POP骶骨固定术与阴道盆底重建术的对比研究
牛教授分享了POP手术治疗需要认真考虑脱垂的部位、严重程度、临床体征(是否存在排尿、排便、性功能等功能障碍)、患者身体状况、意愿以及术者技术等因素。POP手术强调阴道顶端悬吊,这是降低复发和再次手术率的关键手术步骤。LSC和TVM均是有效治疗POP的手术,相较而言,LSC手术时间长,网片暴露侵蚀率低于TVM。LSC更适合于年轻患者,治疗时要注意合并前壁膨出的纠正。TVM网片暴露(特别是切除子宫者)和再次手术率稍高于LSC,临床多用于年长患者。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夏志军教授:POP治疗的选择取决医生的认知和培训
夏教授分享了特殊病例探讨,治疗原则及复发情况。POP手术治疗术式选择最终决定是术者本人对POP的认知、术式理解与手术掌握能力。在进行POP手术时,医生需要有规范的操作,丰富的手术操作技能和盆底空间想象力,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遵循“循证医学”,谨言“发明创造”。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晓薇教授: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
张教授分享了国内各临床专业开展机器人手术现状、腹腔镜手术的发展趋势、机器人盆底重建手术具有深部术野暴露更容易,在术中可以对盆腔进行不同视角的选择,在盆底重建术过程中缝合的优势,以及开展机器人盆底重建手术的操作体会等临床经验,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沂峰教授:妇科盆底手术的创新与发展
王教授介绍了什么是盆地疾病以及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手术案例分享了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的特点,传统手术的弊端及通过经阴道子宫切除+阴道顶端悬吊术作为传统手术的创新,能有效预防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脱垂。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黄晓斌教授:利用自身组织的经阴道盆底重建术(佛山术式)
黄教授分享了盆底器官脱垂的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经验,不同手术的优缺点,自体组织进行盆底重建的临床经验。介绍了佛山妇幼的4种主要术式;阴道前壁粘膜瓣旁测修补术、骶棘韧带悬吊术、骶韧带(或骶主韧带复合体)—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术、坐骨棘筋膜悬吊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赵小峰教授:基于“双层吊床”理解ACOG指南观点及盆底手术
赵教授就基于宫颈癌手术发现的盆底观点主要的5点新发现:1、盆底脱垂的阴道核心观点;2、盆底支持的“双层吊床”理论;3、阴道旁支持并不存在,如果非要说有的话就是肛提肌上筋膜;4、宫颈周围环的顶端固定结构的核心只有骶韧带;5、盆底修复最适合的顶端固定(骶韧带固定)位置在骶韧带深层的内侧面,骶韧带萎缩病人也可以使用肛提肌筋膜后叶。
江西省人民医院熊员焕教授:经阴道腹膜外悬吊术
熊教授讲解了骶棘韧带悬吊术式的临床效果,讲述了其优点,除了创伤小,效果持久,还能保留阴道功能、能维持阴道的正常解剖轴向,不会对性生活有严重的影响,并可保留子宫,已经成为盆底修复的重要手术之一。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沈宏教授:论TVM调节体的重要性
从阴道、子宫的正常解剖引入TVM调节体,讲到调节体的由来及作用。主体太短对膀胱底的支撑面积不够;主体太长网片主体会皱缩在膀胱底与阴道前壁间。TVM成功的技术原则是保持阴道全长、全宽、全厚,恢复阴道功能和形状。TVM调节体的重要性表现在,可使重建宫颈位置位于坐骨棘连线水平以上,满足正常宫颈的位置要求。重建后的宫颈没有被承重带固定,有一定活动性,对性生活有利。阴道后壁总是长于阴道前壁,需要重建阴道顶端时,后路调节体可以满足需求。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娟教授:中盆腔缺陷悬吊手术选择
刘教授讲述了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方式,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高位子宫骶韧带悬吊术、阴道骶骨固定术以及骼耻韧带固定术,并用丰富的手术案例总结了骶前区骶纵韧带缝合前应先辨认右侧髂外、髂内动静脉、右侧输尿管等位置,以及骶前区的骶前纵韧带缝合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赵仁峰教授:百岁老人复杂型盆腔脏器脱垂治疗体会
首先介绍老年人合并盆腔脏器脱垂人群的特殊性,手术风险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高,需要更加个体化的围手术期处理。最后结合一例百岁老人复杂型盆腔脏器脱垂的病例,分享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手术要点及术后恢复处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值得大家借鉴。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孙金豹教授:盆腔脏器脱垂之骶骨固定术
孙教授分享了子宫脱垂的手术选择、手术的适应证、术注意事项,并进行手术视频展示。盆腔脏器脱垂之骶骨固定术的临床经验,可吸收网片是目前理想的选择,并总结了盆腔器官脱垂手术趋势是骶前悬吊手术。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陈德新教授:经阴道尿道中段线性悬吊术(四川妇幼术式)
陈教授总结了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是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是女性中十分普遍的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并介绍了四川妇幼保健院自创改良的手术方式,既保证了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的疗效,使吊床坚固的挂在耻骨后筋膜,陈教授还分享了经阴道尿道中段线性悬吊术的临床经验。
宫颈癌规范诊疗与微创手术的无瘤技术专场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继红教授:宫颈癌微创手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刘教授解读了宫颈癌微创手术中国专家共识,分享了宫颈癌手术的发展,微创手术的优点,现有的手术方案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以及中国妇科肿瘤专家的观点。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陈春林教授:2018 FIGO子宫颈癌新分期治疗策略探讨——腹腔镜治疗篇
陈教授结合了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探讨了FIGO分期(2018)更正前后对于IB期亚分期的定义、NCCN指南对于IB期的治疗建议,并对比了FIGO分期IB期子宫颈癌腹腔镜开腹手术肿瘤学结局对比研究,并针对2018 FIGO分期中IB期的方案到底应该怎样选择给出解答。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陆安伟教授:非网片尿道中段耻骨悬吊术联合尿道折叠术在SUI治疗中的应用
陆教授通过丰富的手术案例展示了非网片尿道中段耻骨悬吊术联合尿道折叠术适用于那类病人以及关键点,讲述了该手术具有适合有网片使用禁忌症的患者、符合卫生经济学且术后效果好的优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小平教授:宫颈癌辅助治疗模式思考
李教授介绍了宫颈癌治疗现状,逐渐由“手术+放疗”为主的方式转化为“手术+放化疗+综合治疗”的模式。宫颈癌的化疗中包括辅助治疗和姑息治疗。辅助治疗包括同步放化疗、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治疗、免疫治疗和精准靶向治疗。宫颈癌治疗模式多元化,应该规范治疗;化疗方案多样化,以铂类为基础+/-紫杉醇,应个体化治疗;化疗副反应众多,应该人性化;目前治疗进展较多,应该价值化。宫颈癌治疗应以循证医学为根据,利用化学的手段,尽可能让宫颈癌的治疗更合理,更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湖南省肿瘤医院王静教授: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治疗决策
王教授介绍了复发/转移性宫颈癌5年生存率令人堪忧和治疗上的难点,以及贝伐珠单抗在复发及转移性宫颈癌的应用,指出宫颈癌免疫治疗的研究成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通过临床实验研究,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放疗、双抗等新探索还在进展中。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李东林教授:意外发现宫颈癌的治疗方案选择及手术技巧
李教授认为面对宫颈癌时需要做到“五明确一沟通”,明确患者个人信息、明确前次手术情况、良好医患沟通、明确影像学排除淋巴结转移、明确有无高危因素等情况,根据不同的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宫颈癌重在预防,杜绝发生。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李从铸教授:2021关于宫颈癌的几个临床研究
李老师通过OUTBACK的研究:在标准顺铂放化疗后给予辅助化疗,OS和PFS未得到改善,但每周盆腔顺铂同步放化疗仍然是局部晩期宫颈癌的标准疗法。免疫治疗相关方面,单药治疗、免疫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都有较多的临床研究。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毛熙光教授:宫颈癌手术争议与对策
毛老师通过NCCN宫颈癌指南提出了手术方式的选择,分享了宫颈癌的五个争议,并展望未来,对于宫颈恶性肿瘤,防远大于治。积极响应世卫组织提出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建议女性早日完成HPV疫苗的接种和定期接受高效检测筛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赵福杰教授:再次改良全程无瘤暴露的宫颈癌LRH手术方法
赵教授通过手术视频对比历次改良的术式,生动而详尽地讲解了最新改良的腹腔镜下无瘤化操作的宫颈癌LRH手术,该方法具有优化无瘤原则、确保切除阴道长度准确性、简化输尿管隧道分离、简化主、骶韧带的优点,开阔了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的思路。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畅教授:宫颈癌治疗的无瘤原则
刘教授分享了无瘤技术的定义和目的,通过丰富的手术案例No-look No-touch技术,同时提出宫颈癌患者治疗中应遵循的6大无瘤原则:肿瘤的不可挤压原则、肿瘤的隔离原则、肿瘤的锐性解剖原则、减少肿瘤术扩散机会原则、减少癌细胞污染原则、肿瘤整块切除原则。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二院(新桥医院)谢荣凯教授:一次性提取物在经脐单孔腹腔镜中的应用
谢教授分享了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史,传统阴道镜经阴道用旋切器旋切,经左侧会有1cm的大操作孔,稍大的标本从1cm孔去除比较困难,经阴道、经腹切开会增加创伤,而单孔腹腔镜(less)具有更美观、具有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的优势,根据标本的大小,大于5cm的标本,用一次性取物器取出更容易。
沈阳市妇婴医院史玉林教授:腹腔镜手术取标本无瘤术
史玉林教师通过无瘤术提出了外科医护手术在手术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临床医生在手术中常常将手术标本切下非常容易,但取出却可能发生“污染、播散”的问题,他指出,医源性腹膜子宫平滑肌瘤病是使用肌瘤粉碎器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医生们也在不断努力,解决“播散”问题。
子宫内膜病变及子宫内膜癌诊治与长期管理专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遗传性子宫内膜癌有关问题
孔教授介绍了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占5-10%,发病年龄较早,常伴其他肿瘤,以Lynch综合征最为常见。建议子宫内膜癌患者有条件者均应行Lynch综合征筛查,而Cowden综合征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为5-30%,发病年龄较年轻,因此建议Cowden综合征患者应从35岁开始筛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刘开江教授:重视子宫内膜癌TCGA分子分型及临床应用
刘教授讲述了2013Nature发表子宫内膜癌TCGA分子分型,2020年NCCN指南将子宫内膜癌分为四型,表示子宫内膜癌已经进入分子分型(TCGA)时代,并总结了应该重视分子分型(TCGA)的临床应用价值,分子分型的临床应用研究,有望真正实现子宫内膜癌诊疗中的精准化、个体化、规范化。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王敏教授: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临床意义
王敏教授通过Bockman临床分型,I型(雌激素依赖症)多见于绝经前及围绝经期妇女,II型(非雌激素依赖症)常见于绝经后妇女,与高雌激素无关,并提出了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分型有时候较难归类,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临床意义对于妇科肿瘤的诊疗具有指导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刘崇东教授:低级别子宫内膜癌MELF浸润模式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
刘教授指出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好,但约10%患者会复发甚至死亡。肿瘤大小、MI、LVSI、LN转移、宫颈间质受侵等是影响预后的因素。MELF是子宫肌层浸润的一种模式,临床硏究数据显示与肿瘤大小、MI、LVSI、LN转移、宫颈间质等有相关性。AELF与预后的相关性尚不确定。联合病理形态学、免疫细胞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的描绘,是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岩教授:子宫内膜的管理
丁教授讲述了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管理的意义,由于诊疗技术的提高,超声发现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增厚的比例明显上升,在围绝经期EP—术前、后管理提出不同的对策,无生育要要求的切除至深度达基底层至浅表层、有生育要求的,术后给予3-6月孕激素治疗、近期无生育要求的宫内放置曼月乐。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颖教授:N类异常子宫出血的识别和治疗
张教授从N类异常子宫出血概述、先天性子宫血管畸形、获得性子宫血管畸形、子宫假性动脉瘤等方面进行分享。根据诸多案例对N类异常子宫出血进行深度分析,讲述了子宫血管畸形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血管畸形常常是先天性的,伴随着出血量大、危及生命,治疗方式以介入治疗为主,但对于未生育患者注意生育率保护。
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仝进毅教授:冷刀宫腔镜下曼月乐环缝合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
仝教授讲述了子宫腺肌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会影响患者长达数年到数10年,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仝教授通过手术视频为我们成功展示了冷刀宫腔镜下曼月乐环缝合固定术解决环脱离的具体操作,思想新颖,LNG-IUS(曼月乐)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但LNG-IUS存在移位、脱落的弊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冯力民教授:宫腔镜下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增生和早期子宫内膜癌
冯教授讲述了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在国内外都未统一,提出了不同需求下的女性不同的管理方式,以及国际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宫腔镜下的内膜快速诊断、摘除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方式、放置LNG-IUS的最佳时机和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放置LNG-IUS后应如何随访等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解答。